朱允炆究竟是怎么成为皇太孙的?
朱允炆究竟是怎么成为皇太孙的?
朱允炆究竟是怎么成为皇太孙的?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。
建文帝朱允炆,明朝第二位皇帝。在位四年,打了四年的“靖难之役”,最终被亲叔叔燕王朱棣“赶下”皇帝宝座,成为了大明最大的笑话。朱允炆的皇位是朱元璋亲传,但他从一个庶子走上皇位堪称“奇迹”。
朱允炆是朱标唯一的庶子,为何可以成为嫡子?
放眼整个封建王朝,朱标的太子名位都是最稳固的,没有之一。朱元璋对于朱标的喜爱和器重也是世所罕见,开国功臣当老师,当代大儒当老师,朱元璋对于朱标的培养可以说是不遗余力、倾尽所有,也让朱标成为了一位能文能武的优秀储君。反观朱元璋的其他众多儿子,待遇上完全就是天差地别。这就好比一个赌徒把毕生的积蓄全部压在了一次赌博上,朱标就是朱元璋所有的筹码。可惜朱元璋的这把“梭哈”却赌输了。
朱标太子的英年早逝让朱元璋的所有布局成为泡影。但是朱标有儿子,而且还不少。那么,为何最终让唯一的庶子朱允炆成为了皇太孙呢?
朱标总共生育有六个儿子,除了六子幼殇未命名外,分别是原配常氏所出的嫡长子朱雄英、吕氏所出的次子(庶长子)朱允炆、常氏所出的三子(嫡次子)朱允熥,以及吕氏所出的四子朱允熞和五子朱允熙。常氏在生下朱允熥后不久便薨逝了,作为侧室的吕氏被扶正。因此,朱允熞和朱允熙虽然和朱允炆同父同母,但他们一出生就都是嫡子。
按照明朝时期的宗法制度,朱允炆在吕氏扶正后“升级”为嫡子无可厚非,毕竟这是朱元璋亲自认可的。但同为嫡子,原配和继室所出的子嗣在继承顺序上还是有差别的。朱标这一脉的继承顺序,此时应该是朱雄英、朱允熥、朱允炆。
这里就有一个疑问,那就是为何朱元璋要将朱允炆生母吕氏扶正?
如果吕氏没有被扶正,那么朱允炆庶子的身份永远改变不了,也就不可能继承皇位。
“初,太祖册常妃,继册吕妃。常氏薨,吕氏始独居东宫。”
首先,吕氏扶正时朱标嫡长子朱雄英在,他是毫无争议的第一顺位继承人。所以,朱允炆是嫡还是庶都不会影响到继承顺序。
其次,朱标正室常氏薨逝后,朱元璋完全可以让朱标另娶一位。毕竟朱标是太子,未来的皇帝,他的太子妃就是未来的皇后。而吕氏母族势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,其父吕本也并非开国功臣,归附朱元璋也很晚。从出身来看,吕氏并非未来母仪天下的合适人选。
第三、朱元璋的众多儿子的正室基本上都是开国功臣的女儿,这样的联姻有助于各藩王掌控封地,实现朱元璋以藩王替代开国功臣的政治局面。这也是朱元璋对这些开国功臣不信任的表现之一。
综上,常氏的薨逝对于朱元璋来说是一个契机,一个削弱开国勋贵影响力、提升文官集团地位的机会。扶正吕氏而非另娶勋贵后代,朱元璋的根本目的在于释放一个政治信号:打压开国勋贵集团,扶植文官集团,刻意制造朝堂文武政治平衡,打破明初开国勋贵垄断朝堂的局面。
所以说,朱元璋扶正吕氏带着浓郁的政治目的,而让朱允炆“升级”纯属无心之举。
朱允炆成为皇太孙的要求太苛刻,却意外达成
在朱元璋当时看来,朱允炆的身份变化并不会产生什么影响。大明的皇位将来会传给朱标,而朱标则会传给朱雄英。
然而洪武十五年,嫡长孙朱雄英却不幸夭折了。这对于朱元璋来说是一个沉痛的打击,毕竟朱雄英是未来大明第三任皇帝的第一候选人。朱元璋悲痛不已,破例追封尚未成年的嫡长孙为虞王,还赐了一个谥号:怀。
“己酉朔,皇嫡长孙雄英薨,上感悼辍朝。葬钟山,侍臣皆素服徒步送葬。追封虞王,谥曰怀。”
朱雄英夭折了,是否意味着朱允炆有机会了呢?答案是并没有。
因为只要是朱标传位,必然会绕过年长的朱允炆,传位给朱允熥。
从朱元璋为朱标打造的以蓝玉、常升为首的辅政班底不难看出,即便是打压开国勋贵集团,朱元璋还是有“分寸”的。他不可能把所有的开国功臣全部诛杀掉,不然将来朱标继位后用谁?最重要的是,朱元璋对于朱标的能力是绝对信任的,留给朱标的也都是他的嫡系。换句话说,蓝玉等人都是朱标的嫡系,只要朱标在,蓝玉就在。
回过头来看,如果朱标选择传位,那也是朱允炆和朱允熥二选一,毕竟他们两个是朱标最年长的儿子,且都有嫡子的身份。当然,朱标传位的话没有悬念,必然是选择朱允熥。朱允熥不仅是元嫡所出,地位和继位顺序都要高于朱允炆。再者,蓝玉是朱允熥的舅姥爷,常升是朱允熥的舅舅,朱标的辅政班底都是朱允熥生母常氏的娘家人。除非朱标学朱元璋那样,也制造一起“蓝玉案”,否则朱允熥必然是唯一继承人。
不得不说,朱允炆真的是“天选之子”。朱标太子在洪武二十五年也英年早逝了,把皇位继承问题抛给了朱元璋。朱元璋悲痛欲绝的同时,不得不重新考虑储君的人选。
此时,朱允炆成功“跨越”了朱雄英和朱标两座无法逾越的“大山”,金灿灿的皇帝宝座第一次呈现在朱允炆的面前。
那么,朱元璋为何不选择传位给更嫡的朱允熥呢?答案很简单,朱标传位的优势在朱元璋这里全部变成了劣势。
第一,朱元璋留下蓝玉等人纯粹是因为朱标,而不是他对开国勋贵“手下留情”。更何况,此时的朱允熥才14岁,选择朱允熥必然要留下蓝玉等人辅政,这也就埋下了外戚干政的隐患。
第二,立朱允熥无疑是选择继续倚重武将功勋集团,这与朱元璋之前的举措以及对后世执政理念不符。而朱允炆无疑更受到文官集团的拥护,也符合朱元璋对未来储君的要求。
“皇孙年富,世嫡之子,子殁孙承,适统礼也。”
显然,刘三吾这里所说的皇孙指的是朱允炆。而刘三吾是当时有名的大儒,地位尊崇,他的话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文官集团。
朱允炆的继位存在着很大的偶然性,无疑他是幸运的。然而,朱元璋的无心之举意外成全了他,却又让燕王朱棣夺去了本不属于他的皇位,或许上天冥冥中自有安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