助嘉靖登基的两位恩人,最后怎么结局不好?
助嘉靖登基的两位恩人,最后怎么结局不好?
大家好,这里是趣历史小编,今天给大家说说嘉靖的故事,欢迎关注哦。
在明朝的这些皇帝中,嘉靖帝的身份非常特殊,因为他根本不是皇子,而是兴王世子!在嘉靖帝即位的过程中,他有两位恩人,一位是内阁杨廷和,另一位是当朝的皇太后张氏。按理说,嘉靖帝即位后,应该非常感激两位恩人,可现实却不是这样。可以说嘉靖帝是忘恩负义,将杨廷和免为庶民,张太后也受到冷遇,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?
一、即位
正德十六年三月,31岁的明武宗死在豹房。临终前他说道:“朕疾不可为矣。其以朕意达皇太后,天下事重,与阁臣审处之。”由于明武宗没有儿子,也没有指定皇位继承人,因此决定明朝下一任皇帝的事情就由内阁以及皇太后决定。当时的内阁首辅正是杨廷和,他以《皇明祖训》中“兄终弟及”位依据,提出立兴王世子朱厚熜。
杨廷和虽然是内阁首辅,但毕竟还是臣子,所以他将意见呈报给了张太后。张太后是明孝宗的皇后,还是明武宗的生母,地位显赫,她支持了杨廷和的建议。于是,朝廷派出谷大用等人前往湖北安陆,迎接兴王世子朱厚熜。一个多月后,朱厚熜来到了北京城,于1521年5月27日即皇帝位,即明世宗,也就是嘉靖帝。
二、大礼议
即位之初,嘉靖帝对杨廷和还是不错的,“加左柱国”,“帝召对者三,慰劳备至”。可是双方很快就发生了分歧,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“大礼议”。杨廷和等人认为,嘉靖帝成为皇帝,是以小宗入继大宗,所以应该以明孝宗为父,以亲生父亲为叔,以张太后为母,称生母蒋氏为“皇叔母兴国大妃”。
这自然引起嘉靖帝的反感,于是双方爆发了一场激烈的争论。随着嘉靖帝在朝中的地位逐渐稳固,他在这场争论中也逐渐占据上风。到了嘉靖三年,杨廷和被迫离职。四年后,嘉靖帝“定议礼诸臣罪”,杨廷和“自诡门生天子、定策国老,法当戮市,姑削职为民”。同时,杨廷和儿子杨慎也遭到流放。直到嘉靖帝死后,杨廷和才得到追谥。
三、皇伯母
虽然“大礼议”和张太后有些关系,但她没有直接卷入这场争论。不过,由于张太后得罪了一个人,导致她也遭到了嘉靖帝的冷遇。这个人就是嘉靖帝的生母蒋太后。蒋太后原本只是一介藩妃,可是由于儿子成为皇帝,并且取得“大礼议”的胜利,所以她被冠上皇太后的尊号。但是张太后在与蒋太后交往的过程中,仍以对待藩妃之礼,这让嘉靖帝很生气。
自此之后,嘉靖帝就降低了对张太后的礼遇。首先,他本人再也不向张太后请安,也不再为张太后庆祝生辰。然后,他提升生母的礼遇标准。最后,他还将张太后的两个弟弟下狱,张太后的苦苦哀求,他拒而不见。1541年,晚景凄凉的张太后走完了自己的一生,终年71岁。嘉靖帝没有主持丧礼,“朝夕等奠祭,令内侍官代行”